CommoPlast

CommoPlast焦点:SK集团拟出售中石化合资公司股份,战略重心从化工转向人工智能与芯片

韩国SK集团计划出售其在中国石化-SK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35%股份。此举标志着该集团将全面退出大宗化工领域。



韩国SK集团计划出售其在中国石化-SK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35%股份。在行业供过于求、利润空间不断萎缩的情况下,此举标志着该集团将全面退出大宗化工领域。

据知情人士透露,本次股权出售由SK Innovation的子公司 SK Geo Centric负责推进。该公司已与盒子伙伴——持股65%的大股东中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中石化),以及其他潜在中国买家开启谈判。预计这比交易的估值将接近其账面金额,即8193亿韩元(约5.94亿美元)。

这家位于武汉的合资装置于2013年投产,年产能达320万吨大宗化工产品,其中包括110万吨的乙烯。凭借乙烯,石化行业的核心产品全球供应短缺,该装置曾创下约10万亿韩元的年度营收峰值,且在投产前8年累积实现近2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。但伺候形式急转直下,随着中国乙烯产能于2023年翻倍至6000万吨,并远超需求增长的速度之际,自2021年起,该石化厂累积亏损已超过1万亿韩元。

SK集团本次拟退出合资公司,是其一系列重组行动的延续。目前该集团已关闭其位于韩国蔚山两套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其中一套,而另一套正等待出售。海外市场方面,SK Innovation为重新配置资本,也在推进出售其位于美国和法国的石化业务。此战略转向是SK集团“ABC”战略——人工智能、电池、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,该战略被视为集团未来的新增长驱动。

此次股权出售也凸显出,中国大力扩建低成本产能对韩国化工行业带来了日益加剧的压力。韩国政府正制定全面的行业重组蓝图,以恢复化工行业的竞争力,但分析师警告称,行业根深蒂固的供过于求问题将限制该计划的实际效果。

作为全球最大炼油企业,中石化的原油加工能力达 2.52 亿吨,乙烯产能为 1350 万吨,被认为是此次股权最有可能的买家。若能完全掌控武汉工厂,这家国有巨头将得以简化决策流程,深化与自身炼油 - 化工产业链的整合,并满足中国政府对战略行业外资持股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。

SK 集团而言,退出化工领域可为未来的战略投资腾出资金。该集团已承诺,到 2030 年将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投入 8.2 万亿韩元,其中包括与亚马逊云服务(Amazon Web Services)合作,在蔚山建设一座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。其芯片制造子公司 SK Hynix正扩大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先进封装业务,而 SK Innovation则在研发用于支持数据基础设施的储能和冷却系统。

某渠道人士表示:SK集团而言,大宗化工作为增长驱动的时代似乎已落幕。其下一个发展篇章将围绕人工智能与芯片展开,而非乙烯。”

 

编写: Farid Muzaffar 

翻译: 阙云云